你還在用自制電源嗎?
2016/06/08
一、電源方案成本分析
在電子系統開發中供電系統方案選擇許多設計工程師會選擇自行搭建電源方案,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省成本,同時也是對自己電源技術水平的自信。大家以為電源系統的成本主要是采購成本,實際上,外購電源成品確實只需采購成本,但自行搭建電源方案的成本不僅包含原材料采購成本,還包含電源設計成本、生產制造成本、管理成本、質量維護成本等方面。
1、原材料成本:實際上原材料成本在整個電源系統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所以,雖然選擇自行搭建電源方案直觀的感受是明顯節省了采購成本,但由于非專業電源企業在原材料采購渠道上沒有量的優勢,導致從整個產品線的角度看:原材料成本可壓縮空間并不多;
2、設計及時間成本:設計成本在產品的研發階段成本中占比最大,即使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成本中也能排到第二的位置。選擇自行搭建電源方案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個系統的設計成本,因為系統工程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原材料選擇、拓撲方案優化、方案設計調試及驗證上。電源方案的設計是一個整合和優化的過程,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如果再加上系統工程師對電源方案的設計經驗不足的話,很可能會導致產品的開發周期延長,從而錯過最佳的產品上市時間。
3、生產、管理成本:在如今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自動化生產成為了企業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最佳選擇。相比于專業電源企業能夠實現自動化批量生產,系統廠商沒有數量優勢,難以實施自動化生產。即使有一定批量,為了自搭的電源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也必須在現有系統設備的基礎上搭建獨立的電源生產平臺,增加生產作業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這極大的增加了電源的生產成本,且在電源的原材料采購、研發設計、生產以及倉存的過程中,不管是人員管理、設備管理及損耗、庫存管理等方面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管理成本的壓力。
4、質量成本:質量成本是產品生命周期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但由于該部分的影響要在持續生產及銷售一段時間后才會顯現,所以往往成為最容易被忽略的成本。質量成本是如何評估的呢?假設在某一行業內,外購A企業生產的的某型號電源產品購買價為12元,產品不良率為0.01%(即100PPM,行業優秀水平),同樣規格自搭電路的電源產品成本價為8元(便宜30%以上),產品不良率為0.1%(即1000PPM,已經不錯,已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假設因電源方案的質量問題而引起的客訴處理的顯性成本5000元/次(隱形成本還要高,如品牌價值損失或客戶流失損失),需求量為10000PCS,則總成本計算為:
外購電源總成本=產品成本+質量成本=12*10000+10000*0.01%*5000=125000元
自制電源總成本=產品成本+質量成本=8*10000+10000*0.1%*5000=130000元
從以上例子來看,假設系統廠商選擇的是自行搭建電源方案,那么雖然電源產品材料采購成本較低,但由于測試驗證、專業設備、自動化制造工藝,整體設計經驗等原因,自行搭建電源方案的可靠性很難達到購買的專業電源的水平,最終導致質量成本上升,整體成本反而高于外購電源;而對于外購電源來說,由于選擇的是采購方案,還不需獨自承擔全部質量風險,可將風險轉嫁給電源廠商。所以從質量成本的角度,采購成熟電源方案要遠遠優于自行搭建電源方案。當然,如果采購質量不好的外購電源,就還不如自制了。這是題外話,就不講了。
綜上所述,非專業電源生產企業,如果選擇自行搭建電源方案,因其電源平臺的不完善,并不能實現降低總體成本的目的,而選擇購買一個專業電源企業所提供的高質量、高可靠性的電源產品,不僅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總體成本,節約時間,更有助于提升系統可靠性。